報告題目:太陽爆發的“隨機過程”和“記憶過程”研究
報 告人:李川 副教授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報告摘要:
太陽爆發活動(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的研究是當前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重點關注的領域,涉及到多波段觀測、爆發模型、數值模擬以及利用經驗模型或機器學習的太陽活動預報等。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天體爆發活動內稟的物理過程(自組織臨界、MHD湍流)出發,分析了太陽和恒星耀斑的頻數分布(等待時間、強度、能量等)。結果表明:如果將恒星作為一個整體的非線性動力學系統,則恒星耀斑或超強太陽耀斑的發生遵從自組織臨界過程所預期的泊松分布,是隨機不可預測的;然而,產生于同一活動區的耀斑發生則偏離泊松分布,而是存在一定的“記憶”,該“記憶”來自于MHD湍流過程,這對于與空間天氣預報來說是個好消息。
報告的最后,我簡單介紹一下南京大學和航天八院聯合研發的“太陽Hα光譜探測雙超平臺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目前,衛星項目得到了國防科工局的立項批復,計劃于2020年底-2021年初擇機發射。該衛星的主要科學載荷是“Hα成像光譜儀”,它將實現國際首次全日面Hα光譜成像,可與SDO,IRIS,以及未來的ASO-S等空間項目進行聯測研究。
報告人簡介:
2008年獲得南京大學和巴黎十一大聯合頒發的博士學位,隨后進入英國倫敦大學穆蘭德空間科學實驗室(UCL/MSSL)博士后研究,2011年入職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方向包括太陽高能粒子事件、日地空間中的自組織臨界現象等,目前也在從事太陽空間項目的研究。
報告時間:2019年07月05日(周五)上午11:00
報告地點:臺本部南樓210會議室